您的位置:上海生活网>财经>要闻>正文

MBA是什么?

2017/10/9 18:31:22 来源:浙江视窗

 世界上,没有比这个证书更令人纠结了,不拿它,似乎不专业,别人怎么相信你是一个专业的管理、投资、创业的专业人才?环境变化迅速,管理非常复杂,凭什么让投资者、同事或员工甚至社会等信任于你?去拿一个吧,实在眼花缭乱,鱼龙混杂,有点看不懂。

 

 这就是MBA。一打开各种媒体,常常会看到各种关于MBA、EMBA的广告或者介绍;收费很贵,看上去似乎又非常的商业化。

 

 本文作者是一个担任MBA相关校长、从事MBA教育近20年的专家,自己也读了至少三个不同背景的MBA及相关的DBA研究生课程;希望能够告诉你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和内幕 ,方便你对行业的了解。文章非常直接、实在。

 

 共分为三篇,即:《MBA是什么》、《MBA学什么》、《如何选择MBA》。这里是第一篇。

 

图片1.png

 MBA是什么?

 

MBA,来自英文:Master of  Business  Administration,简称MBA。也是”舶来品”,是 商业管理硕士或者工商管理硕士的意思。这是有关经济管理人员、职业经理人、投资者,创业者、相关从业人员等在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。也是经济管理人员专业化、国际化的标志或者象征。

 

问”MBA是什么“这个问题,是不是有点Low?  或幼稚?

 

在商业社会,MBA不过是学校的一个产品而已?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商业化的产品。既然是产品,这个问题也许不见得是幼稚了。好比同样是用餐,不同的饭店完全是不同的品味和产品特性。产品也类似,不同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肯定也是千差万别的。MBA也同样,不同的大学甚至国家也是有区别的。提出“MBA是什么”这个问题,也是希望能够回归本质,不要盲目和迷信。

 

由于MBA是几乎全世界收费最高的大学产品,非常的商业化;也许是为了收更多的学费,又被包装为“皇冠上的明珠”等等,格外的引人注目。既然注目,也就有了很多的争议。在中国争议更加的多,都懂的,不多展开!

 

MBA的起源与存在的问题

 

 1908年4月8日,33名企业经理进入哈佛大学,世界上第一个MBA课程由此诞生。当时的MBA学生只需修习经济学、会计、商业合同课。二年后,其中的8名同学通过了考试,成为世界上第一批MBA。这些,也许在现在只是大专或者本科阶段的课程?

 

 经过100多年的变迁,MBA似雨后春笋般地席卷整个世界,成为目前这个情况;并且每年有超过50万人取得MBA学位。其影响力不言而喻。

 

图片2.png

 

 我们的思想鼻祖,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就明确指出: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。MBA作为上层建筑一分子,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经济基础,而是整个环境,包括并不限于政治、经济、科技、社会、自然等;环境是管理的起点,管理是环境的产物,现在的环境这么复杂,没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去应对,管理的结果可想而知。MBA作为应对现实环境的管理科学,实践性是其基本的特点。花大钱来学它,根本性的一条,就是:要解决或者更好应对环境及经济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! 最简单的标准似乎就出来了:

 

  要“能够抓到老鼠才是好猫”,MBA必须解决实际问题!

 

  收费越来越高,究竟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呢?不但马云这样的企业家有异议,而且很多专家也提出了批评。

 

  作为MBA生产大国的美国,对MBA课程的批评,要远远超过马云,核心问题是商学院培养出来的MBA不能够满足商界的要求。著名的管理学专家Henry Mintzberg(亨利﹒明茨佰格)认为:“MBA课程训练出来的毕业生犹如雇佣兵,除了少数的例外,他们对任何行业或者企业都没有承诺感。并创造了一套错误的企业价值观“。他对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育的批评尤其尖锐和激烈。

 

 许多专家都有批评,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课程缺乏系统性,甚至相互割裂和矛盾;二是缺乏与时俱进,用传统研究生的培养(书呆子)方式来培养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研究生;三是课程分散,碎片化,蜻蜓点水,缺乏深度的商业思考;四是纸上谈兵,与现实脱节,在课堂上以为赚钱很简单,出去以后,找工作都有问题;五是缺乏商业和市场意识;以及毕业生过分注重学历学位,缺乏MBA的使命和职业意识,沟通能力、表达能力差等等。

 

作为MBA,作为职业领导人或者经理人不仅仅需要专业的知识,而且必须面对实际的问题,更需要系统性的实际能力。很多大学,以为MBA非常赚钱,也一哄而上,根本没有产品的市场意识或者基本的市场概念,并不具备教别人去从事管理和应对环境的能力,把别人的招生简章拿来,在书店里把教材买来并分配给也许从未教过MBA的老师,各自为“战”,也开起了MBA;书店的书谁都认识,这些够吗?一张证书,就能够达到商界、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吗?

 

 MBA的质量每况愈下,还出来一个EMBA,基本上沦落为卖学位的学历教育或者利益交换的名利场,严重影响了MBA的形象。

 

 客观上,也不能完全怪商学院,从相对简单的农耕时代,到模式化可复制的工业经济时代,之前也许没有那么多的管理方法可以学习的。但是,进入了个性化、差异化、全球化、信息化、动态化的知识经济时代,一方面确实感到MBA已经面临了非常大的挑战;另一方面,商界对MBA寄托了更大的期望。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。而MBA及MBA的教育也同样不能再停留在从前的时代,也需要与时俱进。

 

 MBA真的很重要,是全世界都认识的管理专业人才

 

 那么,MBA重要不重要呢?答案当然是肯定的,看看华尔街,看看世界500强甚至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或者CEO拥有MBA硕士学位的情况,看看马云自己(不但自己去商学院读,还把清华等商学院院长等请来弄他的湖畔大学等等)。甚至,即使有些商学院被认为不怎么懂怎么去培养MBA,但这些大学受欢迎程度甚至收费和招生等情况,也已经给了明确的答案。

 

 既然有人愿意出很高的费用,说明其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或者投资回报。之所以有很多诟病甚至批评,也许是因为爱之深、才恨之切?甚至在某些范围,如果从事经济管理相关的经理人、投资、创业、咨询、培训等相关工作的人员,没有一个MBA学位,简直是一种耻辱,是被看成为对股东或者客户的不负责任;或者不是被看成不专业,就是因为这个人可能读不起MBA。MBA能够给予的,也许已经远远超出了其原来的概念及所付出的投资?

 

图片3.png

 

 有句著名的谚语,叫:“男怕入错行、女怕嫁错郎”;甚至一些人每天都可能面对的如此简单的选择问题,也成为MBA中要研究或面对的其中一个基本问题。

 

 根本上,面对眼花缭乱的世界、日趋复杂的、快速变化的、全球化的竞争环境,不但需要转变观念、与时俱进,用更多的办法来面对和适应它。也非常需要专业化的知识和国际通用的管理语言和经验去驾驭它,需要一大批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;这也是管理日益复杂化和社会分工的必然。为什么哈佛大学最初只要修习3门课程,为什么有些专家认为具体怎么样去做,不是商学院首先考虑的问题,就是因为那时候的商业活动或管理工作相对简单,没有那么复杂。

 

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,现在经营企业如果仅仅只会算算账、会签合同已经远远不够的了?但是,商业活动也许真的没有那么的复杂,一些人为制造的复杂和麻烦,只会影响自身的形象?

 

诚然,影响管理及领导人管理能力、商业能力的因素非常的庞杂,而且人云亦云,众说纷纭,也许仅仅一天出的书本或者经验及教条,一辈子都看不完;好吧,那就干脆用不着去看了?为此,也有人就把MBA过分的简单化了,甚至于,一个人凭一时一事的运气,一下子赚到了一大笔钱,似乎也可以成为MBA导师?或多或少地矮化了MBA的形象。毕竟这是一个研究生层次的专业课程,不仅仅是实用的方法或经验,还是有学问的,是专业、是一门科学。下次,再专题分享。

 

图片4.png

 

 如何抓住本质和真正核心的东西,商业的本质、逻辑和专业语言及基本方法和系统化的观念和知识及方法体系?特别地,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“知识操作系统”;从这一角度去理解,与计算机系统几乎没有差别;否则,对迅速变化的经济与管理环境也许不兼容;出现”鸡同鸭讲“,或者“本能性的排斥”创新或新事物,甚至直到被淘汰。

 

传统大学也需要与时俱进:不能再为文凭而文凭

 

 MBA作为舶来品,确实与我们传统大学的办学理念上有很多的冲突,传统大学习惯于素质教育和精英教育,习惯于按照自己的理念或者价值观、逻辑来培养人才,至于有没有用不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。这也是因为大学制度起源于竞争不那么激烈、谋生手段不那么复杂的农耕时代。具体到MBA人才培养的角度,也习惯于从学校和社会的立场与责任出发,我们国家就是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和立场出发,让MBA怎么样去做一个好的商人或管理者,这是传统大学首先考虑的基本问题。

 

如果所有学校都是这样的逻辑,没有个性化也不竞争,无论怎么样,也不担心没有人来读这个MBA。但是客观的后果也很明显。换一个角度,教育与现实环境脱节,仅仅着眼于拿一个研究生文凭,不重视文凭背后的更多意义,是否就是“读书无用论”的根源?这个仅仅是诠释,还没有实证研究。

 

传统大学无论理想多么丰满,多么伟大,现实往往相当的骨感;因为,大学制度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,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已经不再是大学或者政府分配的了,面对的是激烈竞争甚至残酷的市场经济,面对的是都必须接受市场的选择与比较这个现实,面对的是不同的企业、不同的人之间收入的巨大差距。很多理想或者理想化的东西往往会被现实研碎。会有一个重新学习和定位的过程。

 

求是院及一群知识分子为这个MBA,折腾了差不多20年

 

 为了让MBA更接地气,求是院一群知识分子,与参加学习的学员一起(求是院一直认为,学员就是学校或研究院的主人),博采众长,国际国内、反反复复,折腾了差不多20年,也送出去了3000多名被国际认可的“MBA”。并与美国、香港等地多家商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。不断的探索与研究MBA教学的新方法。

 

1506393409945835.png

 

求是院之所以考虑香港等专门为中国环境设计的教材和课程,其原因就已经跃然纸上。香港也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地区,可以说是全世界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。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市场导向。其MBA课程的设计也必须从用户的需要出发,尽可能地满足市场的要求,也需要把“用户”当作上帝;香港人的这种市场意识及方法举世闻名,不遑多论。否则,也许一个学员都不会来报读的,市场导向明显。

 

对于每天都得为生计奔波的香港人来说,这么高的学费已经超出了普通人素质教育的范畴,加上时间成本,读MBA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投资项目;就会有反复的比较,有成本、收益、风险等问题。这也是现实!当然,作为大学,也必须秉持作为大学的原则和价值观,强调个人或者企业的社会责任,企业公民。传统上,香港以前是没有高层次的私立大学。至今能够颁发硕士及以上学位、有学术自我评审资格的,基本上也是政府的几个大学。

 

 这样,就会明白或者理解,香港政府愿意给香港公开大学一个亿去开发课程与更新教材、不断提升课程质量;而不愿意给香港公开大学即使5000万甚至50万去建新的教学大楼了;孰轻孰重?也许,我们正好相反?你向校长或者政府去申请一下试试看:说要100万去开发MBA教材?是不是会告诉你,不如花100元去书店买一本算了?但如果说要1000亩地造房子,也许会给你更多。环境使然。

 

图片6.png 

 接地气还在于:这个课程是母语教育,不盲目崇洋媚外;不仅仅便于学习与理解,市场经济的文化和中国的现实环境相融合,面对实际的现实问题,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;从学习者出发,系统、简单、实用,能学以致用;还要尽可能的方便用户,尽可能少的废话,并尽可能不要浪费学员的时间及机会成本。

 

 管理是环境的产物,学习管理是为更好的应对复杂的环境

 

 很多已经毕业的学员告诉求是院,周末学的内容,周一就马上可以用上去。而且明确、直接,使用方便简单。一些企业家来读的时候,有的是已经有了一个甚至几个EMBA或者其它学位课程证书了,再来参加学习的。告诉求是院的原因是:之前对研究生的印象是简单的事情复杂化,绕来绕去,不知道想干什么?能学什么?也记不住,学了能做什么用?上课听听也许感觉也可以,听完之后就还给了老师,就是为了拿一个文凭。学了求是院课程,深有体会地告诉我们,到这里才豁然开朗,原来只知道要怎么怎么的,就是说不上来,一旦整门课、整个课程打通,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。原来才明白,前几年省委组织部公开选拔副厅级企业领导干部,成绩名列前茅及录取的都是这里的毕业生。


      这或多或少也说明了不同研究生培养方法的差距。本质上,MBA是来自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科学,如果与实际情况发生矛盾或者冲突时,常常必须更多的去考虑实践正确性的问题。企业家与传统教育的冲突也许主要源于此。求是院别具一格的“研究性学习”、“学科导师制”、“体验式学习”、“小组与自愿小组活动”等安排,就是给学习者更多的发言权和学习的能动性。

 

图片7.png

 

 一些校友告诉求是院,管理虽然复杂,但没有商学院的一些老师说的那么复杂,关键问题是要能看到点上、说到点上,抓到点上。以前动不动十几门二十几门课程,说来说去也就这么一些东西,为课程而课程,弄得云里雾里的。公开大学清清楚楚主要的六门科目,作为管理者要考虑的问题,基本上都在了。而且逻辑严密、系统,通过作业和考试,非常有成就感。 学了这个课程以后,才明白,读书不在于多,在于精,真的需要精读几门课,同时学到了读书的基本方法。现在在机场等飞机的时候,也可以快速看上一本或几本书,而且能够说得出所以然来,并进行评判,基本的基础还是在这里打下的。

 

要把国家的“钱”管好用好,也需要现代化的管理知识

 

一些市委书记、市长等党政机关领导,曾经深有体会地告诉求是院,以前去企业调研,云里雾里,不知道企业到底是什么样的企业?好在哪里?为什么?有没有问题?真正的困难在哪里?关键的东西还是回避的。现在一到企业,就可以单刀直入,少则几分钟,问上几个问题,就对企业的情况基本心中有数了,而且八九不离十。由此,碰到每次上课,如果是自己安排的会议,尽可能提前安排,不是自己安排的会议,尽可能让相关人员去。这个课程对我们政府的经济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,经济工作是我们的基本抓手,需要了解企业一线的情况,也是需要面对战略、人才、财务投资、电子商务及信息化问题及市场或者营销问题等等。从自身角度,要把国家的钱用好,也很不容易。

 

企业是企业家的作品,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

 

曾经送几乎所有的企业中层领导来学习、上市公司的几个董事长或总经理告诉求是院,之前,每星期一的办公会议最希望有人能够参与讨论;结果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人在讲,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理解?懂不懂?对我的讲话有没有不同的想法?总感觉距离比较遥远,常常话不投机,会议布置一下工作很早就结束了。

 

图片8.png

 

同时,因为经常出差,回来还常常在办公室桌子上看到管理骨干的辞职信;想通过多发一点奖金或福利,也越来越没有感觉了?也不知道到底要发多少才是个头?学了这个课程之后,对人事部说,要提高素质,送中层以上的干部分批学习;人事部做了一个方案,如果要提拔就要学习,要学习,都要签合同,毕业以后要工作一定年限。现在,效果真心不错,不但企业上了市,而且,也不怎么担心出差回来看到辞职报告了;星期一的办公会议变成了诸葛亮会,到中午12点都停不下来,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包括员工收入的可持续提高非常重要;以前部门与部门之间,内部的沟通,常常小事情变成大问题,非要董事长最后有一个态度不可,现在这些问题基本上变成了小问题或者不是问题了;观念、价值观、知识等的更新,降低了沟通成本,提高了效率。意外的是,有一次,春节去家访,有个中层干部的全家人都对我千恩百谢,特别是父母,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孩子会可能再读一个香港的硕士课程;当着我的面叮嘱孩子要对企业的培养要感恩;这个人之前的心思是很活的。

 

1506393553508172.png

 

 

 在知识经济时代,不同的知识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

 

 作者直接参与了近20年的商学院课程,也读过几个不同背景大学的研究生或MBA、DBA课程,到访了很多著名的商学院和国内外几百所大学。体会到,现在这个环境,哈佛的案例教育这么牛,这么先进,能够给我们复制一个阿里或者腾讯出来吗?连马云这么强大、资源这么丰富,都复制不了腾讯?环境变了,MBA本身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转变。

 

 在知识经济条件下,全球化竞争非常激烈的背景下,普遍重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知识产权等情况下,估计用简单的案例方法,去复制一个工厂都已经变得非常的困难了,除非不以赚钱为目的。那些依靠简单的案例,大复制、大发展块状经济的年代已经渐行渐远。进入一个个性化、差异化、知识化的时代;不同的知识和经验,可以看到不同的环境或世界。 这些,都在迫使企业,必须重视知识型企业的建设,重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。

 

 企业转型,首先需要观念、知识更新和转型,首先是企业家转型

        

1506393593458395.png

 

 

 本质上,MBA是一个来自于实际并且必须回到实际的专业学位。很多学员无论在实际经验方面,还是对商业的感悟方面以及对商业机会的敏感性、发现、发掘和把握的某些方面,常常会高于传统商学院的一些老师;因为不同的利益驱动和压力使然。来学习的目的主要希望能补一下自己的短板,更新一下系统性的“知识操作系统”,扩展一下资源,再拿一个学位。因此,需要教学相长、共同研究,共同适应或应对环境变化的挑战,与时俱进、不断给自己或所在的组织、企业一个焕然一新的今天和明天;促进MBA教育的质量与效率的不断提升。(作者单位:浙江省求是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院)